2018年5月24日,《用照金精神铸就高校鲜亮底色——陕西渭南师范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纪实》在《光明日报》头版、05版刊登。全文如下:
大学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铸魂、树人、立德、成才,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当代大学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以渭华起义精神和照金精神为源脉,以培养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大学生为目标,精心锻造和淬炼,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人才培养之路。
1 红色血脉凝聚百年老校正大气象
渭南师范学院是西北黄土地上有着光辉历史的地方高校。学校肇始于1923年5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在陕西渭南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赤水职业学校。
1922年7月,受董必武指派,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利群书社青年团员王尚德回到家乡渭南创办学校,为革命培养人才并成为开展革命活动的阵地。学校初期为私立小学,9个月后即改为私立赤水职业学校,招收小学和中学毕业的青年学生,培养初、中、高三级师范和农业科技人才。1936年,学校改为赤水农业职业学校,更加隐蔽地为革命培养人才。
1922年7月,学校就建立了陕西第一个团组织——陕西省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又成立了陕西第一个农民武装协会——农民协会;同年冬,又成立了陕西关中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赤水特别党支部。
此间,曾为黄埔军校教员的王尚德校长,带领师生们积极参与刘志丹和唐澍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策划活动,向黄埔军校、“抗大”和革命队伍输送有生力量。
在“赤职”“赤农”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建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进步团体,举办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专题讲座。学校还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时当地的阶级斗争现实,撰写成文,公开发表,启迪人民,扩大影响。此外,学校还开展多种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成为当时区域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学校的校办工厂还积极开展勤工俭学,融入群众并传播进步思想,联络支持农民武装力量。
经过五年时间的酝酿,1928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受我党教育影响的国民党军队许权中旅与渭华地区农民武装,包括“赤职”的进步师生,在今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发动了著名的渭华起义,并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西北工农革命军布告》,就是由王尚德亲自起草的。作为刘志丹在黄埔军校的老师,在渭华革命斗争中,王尚德和刘志丹之间的师生关系,早已升华为同志、战友,以及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
在渭华起义中,“赤职”师生奋不顾身,其中5名党、团员学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在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中,23名党团员师生被反动势力发现后残忍杀害。“赤职”师生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磅礴气概和不朽丰碑。红色高校的基因和血脉,从此经世不绝,永续流淌。
渭华起义开启了西北共产党人在关中大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革命斗争的大幕。由此,工农革命武装转战秦岭南北,并于1932年初会聚照金。
照金根据地是以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在西北山区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它是红二十六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发展和保存了红军主力,使西北革命过渡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此有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陕甘革命根据地之所以成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抗战的出发点、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十数个根据地中硕果仅存者,靠的就是西北革命斗争凝聚而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照金精神。”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丁德科介绍说,照金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信念、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独立自主、教育引领的理性精神;务实求真、联系群众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快乐奋斗的进取精神。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照金精神依然熠熠闪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教育作用。”学校校友、西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苟天林饱含深情地说。
2 红色传承汇聚时代伟力
肇始于“赤职”“赤农”的渭南师范学院,其鲜活的红色基因和血脉,为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素养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生动鲜活的“教材”。
“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只属于伟人。通过在‘青马班’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只要努力完成学业并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也是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渭南师范学院2014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友于占豪说。
2011年以来,渭南师范学院主动把传承渭华起义精神和照金精神等红色精神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把从家乡走出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人生箴言“天天奋斗 天天快乐”树为大学精神,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作为最高目标。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载体作用,学校创建了“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早朝革命活动纪念馆”、红色精神文化长廊、校歌石、校训和学校精神碑等一系列固化教育资源,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学习提高。
“有形的红色元素和无形的红色精神一结合,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马克思主义变得可亲、可近、可学、可爱、可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渭南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姚明亮说。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等部门,不断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和教育形式,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案,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如学校“青马”学院采取政治理论和专业课程学习并重、课外活动与主题实践、环境熏陶与行为引导相结合的办法,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会、“与信仰对话”报告会、科学论坛、渭华青年论坛、人文大讲堂、渭华共青创咖、青年沙龙等平台,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现在,一个健全的校园红色文化体系,为学校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储备。”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游学民高兴地说。
3 红色精神引领探索创新
初夏,步入渭南师范学院,宽敞整洁的校园、琳琅满目的红色灯杆旗和标语,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红色气质。
“照金精神对于高等院校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传承红色基因和血脉,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具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丁德科说。
红色基因血脉汇聚青春活力,更激励着学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方面出新出彩。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思想类教育主题活动。他们通过“骑行”的方式,前往“赤职”“王尚德陵园”等地开展清明祭扫先烈、党团宣誓等活动,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汲取红色力量。
2011年以来,学校还划拨专项资金,设立了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其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类”项目鼓励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与训练。多年来已有800多名学生获得学校和陕西省、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资助金额达350万元。
红色基因生生不息,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经过近百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渭南师范学院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3万名优秀的大学生和建设者,并涌现出如开国上将张宗逊等一大批杰出校友。2015年,学校被总政治部、团中央授予了军地共建共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2017年,学校又获得了陕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先进单位”等称号。(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航智)